个个游|个人自助旅游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70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庆] 重庆简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楼
发表于 2015-1-5 13:07: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交通
编辑

城市交通
城市交通(4张)
20年代起至抗战前夕,重庆修建了渝川、渝黔、渝湘、渝陕等公路,形成了重庆沟通西南、西北的公路网;1936年7月九龙坡机场建成,重庆有了广阳坝,珊瑚坝、九龙坡3个机场,中国航空和欧亚航空相继在重庆开通航线,民用航空事业初步建立,重庆成了西南各大城市与中国各地联系的重要航空中转站,使重庆与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联系大大加强,也促进了重庆的开放和发展。[5]
1926年至1934年,重庆两江沿岸共有渡船码头40个;1935年,先后修建了江北、千厮门、太平门、飞机坝、金紫门、储奇门码头。[5]
2013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80.93亿元,比2012年增长9.2%,占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6%。公路通车里程累计达到12.2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12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170公里。全市行政村公路通达率100%。[28]
重庆地处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结合部,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等运输方式发展很快。重庆是中国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6人口
编辑

户籍人口

老山城旧照
老山城旧照(4张)
1931年,重庆市人口256596人,1935年为379058人,1936年为471018人 。抗战期间,大量人口内迁,沦陷区1000余万人迁往西南,西北地区,其中有700万人内迁四川,其中迁至重庆地区的达100万人。1943年10月27日,重庆市警察局公布全市人口统计结果:截止9月底,重庆市人口总数共达156827户,915443人。1944年,重庆市区人口突破百万。1945年抗战胜利时,重庆人口已达至125万余人。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大量工矿企业、机关学校迁离,重庆人口规模逐步萎缩。但重庆作为西南经济中心的基础已奠定,人口仍保持在百万以上,成为当时全国第七大城市。[5]
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重庆市常住人口为2884.62万人,与2009年相比,增加25.62万人,增长0.90%。[29] 2010年末户籍总人口3303.45万人,比2009年增加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96.45万人,非农业人口1107万人。截止2010年,农转城共完成36.5万户,145万人。[30]
2013年末,重庆市常住人口2970.00万人,比2012年增加25万人。城镇化率58.34%,比2012年提高1.36个百分点。2013年末户籍总人口3358.42万人,比2011年增加14.9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14.37万人,非农业人口1344.05万人。[28]
民族分布

重庆是中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辖4个自治县、1个享受民族自治地方优惠政策的区、14个民族乡。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重庆市共有少数民族人口1937109人。渝东南民族地区一区四县是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主要是土家族和苗族。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1769259人,幅员面积1.7万平方公里。[31]
重庆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193万人,其中土家族人口最多,有139.8万人,其次苗族约48万人,主要分布在黔江开发区的五个民族自治县和涪陵地区。重庆市少数民族人口占重庆市人口的5.8%,以土家族、苗族为主。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31]
7社会
编辑

卫生

美丽重庆
美丽重庆(40张)
1903年,重庆绅商汪云松、王兰楫等人捐资创办医学传习所,190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巴县医学堂,开始以学校教育方式来培养中医人才;1911年,重庆社会士绅方廖延、李觐枫(李湛阳)、温少鹤、杨庶堪、张培爵等发起成立中国红十字会重庆分会。该会成立以后,在临江门外太平桥修建有200张床位的西医院一所。1917年,已先后设立4个中医社。1920年,重庆红十字会总医院正式成立,同年在市区九尺坎设西医治疗所。1921年,重庆红十字医院于南岸玄坛庙设第5中医院。1923年又设分院于通远门外,免费收治贫民,并在售珠市勇善堂开设第6中医所,在南岸海棠溪开设第7中医社。1926年,重庆红十字会在城区五福宫兴建中山平民医院,后改为重庆平民医院。同年在南纪门莲花洞设第2分院。1937年,重庆李义铭医生私人集资在观音岩开办义林医院,主治外科。至1936年,重庆市有公、私立医院、中医诊所15个,病床535张。[5]
2013年末,重庆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89万个,其中,医院53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6个,乡镇卫生院96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8个。共有医院卫生机构床位数14.89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0.05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3.68万张。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14.21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51万人,注册护士5.55万人。[28]
科研

1930年9月,中国西部科学院在北碚创立,该院由卢作孚发起,下设生物、理化、地质、农业四个研究所和博物馆,图书馆、兼善学校等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1933年,四川中心工业试验所在重庆兴隆街15号成立,四川中心农事试验场在重庆磁器口成立。1935年,中国化学会重庆分会成立。1936年,中国水利工程学会、中国护士学会由南京迁重庆。[5] [30]
体育

2013年,获国家级比赛金牌7枚,获世界级金牌9枚。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10个。全市共有标准体育场31个、体育馆35个、游泳池(馆)28个。国民体质抽样合格率92.6%。[28]
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城市
国家
城市
国家
图卢兹市
法国
沃罗涅日市
俄罗斯
西雅图市
美国
扎波罗热州
乌克兰
多伦多市
加拿大
普马兰加省
南非
广岛市
日本
杜塞尔多夫市
德国
莱斯特市
英国
布里斯班市
澳大利亚
设拉子市
伊朗
阿斯旺省
埃及
都城市
日本
维也纳市
奥地利
热尔省
法国
切尔卡塞市
乌克兰
弗拉基米尔市
俄罗斯
清迈府
泰国
科尔多瓦省
阿根廷
曼谷
泰国
安特卫普
比利时
新莱昂州[32]
墨西哥
巴伊亚州[32]
巴西
苏黎世[33]         瑞士
截止到2014年1月31日,外国驻重庆领事机构已增至10家。[34]
8领导
编辑

1997年直辖以来主要领导
职位
任期
姓名
市委书记
1997年6月~1999年9月
张德邻
1999年9月~2002年10月
贺国强
2002年10月~2005年12月
黄镇东
2005年12月~2007年11月
汪洋
2007年11月~2012年3月
薄熙来
2012年3月~2012年11月
张德江
2012年11月始
孙政才
市长
1997年6月~1999年6月
蒲海清
1999年6月~2002年10月
包叙定
2002年10月~2009年11月
王鸿举
2009年11月始
黄奇帆
9经济
编辑

工业

1933年重庆有近代工厂和手工工场415家;截止至1936年,四川同类工厂仅583家,重庆占四川省厂家总数的71%,资本数、工人数均占全四川省2/3以上,在四川,乃至西南,重庆仍是工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城市;商业在重庆的主导地位,重庆城内有商业行业27个,店铺字号3058家,而同期各类工厂仅400余家,重庆仍然是西南最大的商贸中心城市。[5] [30]
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
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4张)
抗战初期,1938年的宜昌大撤退,将大量工业企业内迁至重庆。在短时间内,重庆工业企业数猛增到300多家。一时间,在重庆约3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仅兵工厂就有17家,聚集了9万多兵工员工,接续着中国工业的命脉,也撑起了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的工业脊梁。
据统计显示,从1938年相继复工至1945年抗战胜利止,重庆兵工厂共生产各种枪弹8.54亿发,步枪29.34万支,轻机关枪1.17万挺,马克沁重机枪1.8万挺,各种火炮1.5万门,各种炮弹598万颗,甲雷43万个,手榴弹956万颗,各式掷弹筒6.79万具,掷榴弹15.4万颗,炸药包376万个。
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重庆成为以军火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35]
2013年,工业增加值5249.65亿元,比2012年增长13.1%,占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1.5%。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57.8,同比提高23.0个百分点;实现利税总额1683.42亿元,同比增长40.2%;实现利润878.43亿元,同比增长42.5%;全员劳动生产率234155元/人年,同比增长11.6%。[28]
农业

田园风光
田园风光(15张)
2013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002.68亿元,比2012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678.67亿元,增长4.3%;畜牧业246.96亿元,增长3.5%;林业35.07亿元,增长8.0%;渔业41.98亿元,增长17.0%。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3380.9万亩,与2012年基本持平。粮食综合单产339.6公斤/亩,增长1.1%。油料播种面积425.26万亩,增长4.6%。蔬菜播种面积1022.56万亩,增长4.5%。2013年粮食总产量1148.13万吨,比2012年增长0.8%。其中,夏粮产量153.61万吨,减少0.4%;秋粮产量994.52万吨,增长1.0%。油料总产量53.14万吨,增长6.0%。蔬菜总产量1600.64万吨,增长6.0%。肉类总产量207.85万吨,增长3.3%。[28]
金融

截止至1937年,除中央、中国、中国农民银行重庆分行外,重庆市共有银行13家(钱庄23家)。1937年8月,原在重庆设有支行的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三行成立了联合办事处。1938年1月10日,交通银行重庆支行正式开业。中央信托局迁入中央银行办公,邮政储金汇业局于1938年初迁渝,4月在重庆设了重庆分局。改组后的“四联总处”设在重庆;11月,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行的总行或总管理处内迁到渝,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都设在重庆。[36]

灯火通明的商务区
1943年底,重庆金融业总资本达到64725.8万元 ,是1937年1600万元的40.45倍。[36] [30]
2013年,重庆市共有地方法人金融机构40家,非地方法人金融机构44家。境内上市公司37家,保险法人机构3家,营业性保险分公司41家。[28]
10文化
编辑

巴渝文化

三峡纤夫之“川江号子”
三峡纤夫之“川江号子”(7张)
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炼就一种顽强、坚韧和骠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巴人的军队参加周武王讨伐商(殷)纣王战争,总是一边唱着进军的歌谣,一边跳着冲锋的舞蹈,勇往直前,古代典籍之“武王伐纣,前歌后舞”。
古代巴族能歌善舞,其歌舞内容主要是从“战舞”发展演变而成的巴渝舞,后来逐步成为一种专供表演的宫庭舞蹈。巴渝舞是集体舞蹈,它刚劲有力,富有气势,到了汉代,巴渝舞被列为宫廷宴乐,在宫廷庆典时进行演示。[37]
重庆的山歌民谣中各种类型的劳动号子丰富多彩,三峡纤夫与险滩恶水搏斗高唱“川江号子”,打石头有“石工号子”,抬滑竿的有“报路号子”。自古以来巴人又喜欢“摆龙门阵”(讲故事),民间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直至今日喜欢“摆龙门阵”依然是重庆民间文学的一大特色。[38]
陪都文化

陪都各界数万人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游行
陪都各界数万人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游行(7张)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成为内迁学校的集中地,大批有志于民族复兴、抗日救亡的青年学子纷至沓来,一大批着名的教育家、学者来渝执教,众多文化艺术界名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张大千、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梁实秋、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行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使陪都文化兴盛一时,重庆成为了当时西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而学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方着名的“文化坝”。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丁肇中、朱光亚、周光召、邹家华、茅于轼、吴敬琏、丁雪松、王家声等。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39]
方言文化

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为重庆方言的一大特殊现象。
明代,大量湖南、广东籍居民进入重庆,曾经一度占重庆市区人口的40%以上。重庆郊县依然保留移民的方言岛,渝西有大片客家话区和老湘语区,所以在语言上,重庆方言较西南官话其他方言硬,直,平。[40]
市花市树

市花        市树
山茶花        黄桷树
山茶花
山茶花(5张)
黄葛树
黄葛树(4张)
山茶花系山茶科,常绿小乔木,花期长,抗污染,易栽培,品种达73种。花色鲜艳,有澹红色、紫红色、白色、复色等。在巴蜀地区栽培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1986年,山茶花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花。[41]        
黄桷树系桑科,榕属,落叶乔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忍高温,耐潮湿,抗污染。自古重庆地名以黄桷冠之者众,北魏《水经注》载:“江水又东经黄桷峡(铜锣峡)”。宋《图经》云:“涂山之足,有黄桷树,其下有黄桷渡。”1986年,黄葛树被正式命名为重庆市市树。[41]
文化场馆

截止至2013年,重庆市共有博物馆71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出版发行报纸7.14亿份、各类期刊5540万册、图书1.42亿册(张)。[28]
重庆
重庆(6张)
截止至2013年,重庆市馆藏文物近30万件,已建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历史博物馆、重庆自然博物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合川钓鱼城博物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史迪威旧居陈列馆、红岩革命纪念馆、歌乐山烈士陵园、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以及万州、铜梁等区县博物馆共40多个。
重庆大剧院、国泰艺术中心、重庆图书馆、重庆美术馆、重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已先后建成。教育
编辑

概述


1929年《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
1937年之前,重庆在教育方面以中等教育为主,普通中学20所,师范及职业学校9所,加上巴县的普通中学、师范及职业学校8所,总共才37所。高等院校,重庆只有重庆大学和省立教育学院(即今西南大学的前身)两所。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改变了重庆的教育结构,形成以高等教育为主,中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为辅的格局。
就高等教育方面,先后迁到重庆的大专院校有:中央大学、中央政治学校(后改为中央政治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陆军大学、兵工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国立音乐学院、国立江苏医学院、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立上海医学院、国立医药专科学校、国立中央工业专科学校等。迁入重庆的学校,主要集中在重庆的沙坪坝、北碚和江津白沙镇。[46]
截止至2013年,重庆市共有高等教育学校67所,中等职业学校221所,普通中学1200所,小学4728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5.0%,普通初中入学率为99.85%,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98%。[28]
高等教育

重庆市本科高校一览表
序号       
高校名称
类别
学历教育层次
备注
  
1       
重庆大学
理工
本~硕~博
211工程,985工程,111计划
2       
西南大学
综合
本~硕~博
211工程,985平台
3       
西南政法大学
政法
本~硕~博
 
4       
重庆交通大学
理工
本~硕~博
 
5       
重庆邮电大学
理工
本~硕~博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6       
重庆工商大学
财经
本~硕~博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7       
重庆医科大学
医药
本~硕~博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8       
四川外国语大学
语言
本~硕~博
 
9       
重庆师范大学
师范
本~硕
 
10       
重庆理工大学
理工
本~硕
 
11       
四川美术学院
艺术
本~硕
 
12       
重庆三峡学院
综合
本~硕
 
13       
重庆科技学院
理工

 
14       
重庆文理学院
综合

 
15       
长江师范学院
师范

 
16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师范

 
17       
重庆警察学院
司法

 
18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综合        本        民办高校 
19        重庆工程学院        理工        本
21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理工        本
22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         财经        本        独立学院  
23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         财经        本
24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财经        本
25        四川外国语大学南方翻译学院        语言        本
重庆市军事高校一览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2110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2110工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
重庆市专科(高职)高校一览表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重庆传媒职业学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民生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        重庆电信职业学院
重庆经贸职业学院        重庆服装工程职业学院         
12旅游
编辑

概况

具有三千多年悠久历史的重庆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既拥有集山、水、林、泉、瀑、峡、洞等为一体的壮丽自然景色,又拥有熔巴渝文化、民族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陪都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景观。自然风光尤以长江三峡闻名于世。全市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1个(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4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称号。[4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个个游|个人自助旅游网 ( 琼ICP备12002442号-29 )

GMT+8, 2024-4-19 20:14 , Processed in 0.03225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